第十讲:国际法和国际交往中的专业性问题
主讲人:武汉大学国际法研究所易显河教授
2009年11月15日下午,武汉大学国际法研究所首席专家易显河教授为参加“教育部高校青年骨干教师国际法高级研修班”的学员们作了题为《国际法和国际交往中的专业性问题》的专题报告。
在开场白中,易教授通过列举出一系列的矛盾和问题来引起大家对国际法和国家交往中专业性问题的注意。易教授指出,中国在经济领域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与之相对应,在国际法领域,却没有取得同步的成绩,值得大家警醒,更激励大家奋进。易显河教授的报告分为两个部分进行。在报告的第一部分,易教授为大家详尽分析了“专业性问题”的概念、属性和注意事项。易教授为大家列举了国外通行的英语词典中对“专业性”的定义,并在此基础上从一般属性和特殊属性两个方面,来分析了“专业性”的外延和内涵。根据易教授的分析,一般意义上的专业性,主要是指在工作场合或者与人交往中应当“exhibiting a courteous, conscientious, and generally businesslike manner”的态度(直译为有礼节性、细心负责、有效率)。特殊意义上的专业性是指在某一行业有专门的“characterized by or conforming to the technical and/or ethical standards as well as the spirit of a profession;ethical behavior; and self-motivation.”,即在特定的行业中,执业者具有高尚的职业精神、良好的道德和自我激励和促进机制。
国际交往中,在每一个公众场合都需要认真对待这样的专业性问题。而作为专业人士的律师,更要做到比一般的律师更严格的遵守这些,不仅能解决面临的问题,还要进一步思考问题背后所体现的政策性问题。接下来,易教授分三个层次为大家讲解了专业性问题的内涵。
1、Point of reference 即注意观察问题的参照点,注意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分析问题。
2、Framework rules or methods 即定了参照点后而定的框架性内容和方法。
3、Challenging 即在前二者的基础上,可以加入自己的思考,能够对已有的观点进行辨析甚至批判,做思想领域的领导者。体现在国际交往之中,就是在国际交往中,要懂得尊重对方的想法,便于双方交流沟通。在人与人之间保持恰当的距离,留有空间。在交往中,涉及对方个人信息乃至隐私的,做到点到即止,不要过于深入,以免对方误解而至不愉快。在通信之中保持规范的格式。在个人方面,注重个人的卫生和衣着,顾及敏感事情。易教授特别指出,在涉外交往中,可以适当做些应对准备,要注重保密,专业的问题应当交给专业的外交人士处理。
在国际法学术研究中,易教授为大家点明了应该关注的联合国宪章、国际法院规约38条等国际法基本知识。要使用通用的格式规范,例如芝加哥格式手册、美国“The Bluebook”、OSCOLA,并为大家推荐了Chinese JIL的注释规范。易教授指出,在国际法领域,有很多值得挑战的地方,国际法为大家提供了大量的创新机会,希望大家能够作出更多的创新。
在报告的第二部分,易显河教授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向大家分析了如何向Chinese JIL等SSCI刊物投稿的方法。易教授主张,应当从三个方面着手准备自己的论文,即new idea and argument 、analysis、new materials,即新观点、好的分析,新材料,并建议大家多使用法学专业数据库和著名图书馆的数据检索功能,切实做到选题新颖,论证完美。实证阶段,易教授以自己早年在哥伦比亚法律评论上发表的论文为例,分析该论文选题、构建、完成和发表的全过程,对大家极富启迪性。在互动环节,易教授热情回答了学员们的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