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6月20日至21日,国家高端智库、武汉大学国际法研究所2019级智库博士研究生课程“战略管理与决策”与“国际经济法”第四讲通过云端如期举行。
云端讲大战略
2020年6月20日,时殷弘教授从大战略原则、克劳塞维茨的战争论、三国志的蜀汉覆亡入手,线上为武汉大学国际法所2019级智库博士研究生讲授战略管理与决策。
时老师谈到,大战略作为战略研究和战略思索的一大对象,本身有丰富而深刻但尚未得以充分论述的基本原则,主要存在于四大范畴,即大战略的目的,大战略目的与手段的关系及其资源基础,大战略的思维方式和艺术本性,大战略的决策机制和领导素质。时老师从战略史经验、战略理论到政治哲理,系统地阐述了大战略基本原则,展现出大战略基本原则能动和复杂的内在机理和辩证特征,特别是其中可用全局性、灵活性和实践性予以最浓缩概括的“活的灵魂”。
时老师继而讲到了克劳塞维茨的基本分析、思想灵魂和“战略精髓”。《战争论》的根本要义在于论说战争哲学,揭示什么是战争、战争的本性和机理。在克劳塞维茨的基本分析中,最重要的是战争的政治和社会性质,这是决定战略和战争本身的首要因素。战争的基本因素是暴力、政治、偶然性、不确定性和不可预料性。战争的两个关键概念是“摩擦”与“天才”。克劳塞维茨对理论和实践的本性做了卓越的思考,他的思想灵魂包括理论的潜能与局限、理论与实践的关系、经验的意义、战争操作和战略的艺术本质、理论教育的涵义等。最重要的是,战略本质上是艺术和艺术创造,主要依靠才能、实践、经验以及精神勇气。因此,战略的精髓在于明智而不断地审视,取决于在经验基础上优化的判断力,以及对智力和情感力的创造性运用。
时老师以《三国志》中蜀汉徒劳北伐到覆亡,围绕诸葛亮、蒋琬和费祎、姜维等人物,阐述了战略的蜕化、复兴和湮灭。诸葛亮自225年开启了三轮徒劳的北伐,出现战略蜕化,根本原因在于诸葛亮未能处理好蜀汉的两难处境,即相对最弱的实力与国父刘备留下的全国重新统一宏愿。战略不敌意识形态!蒋琬和费祎与此相反,在羸弱而近乎耗竭的王国采取了一种适合当时需要的保守和休养的大战略。但仅仅18年后,姜维又开始年复一年地徒劳北伐,战略湮灭,化为乌有。263年,姜维主力被司马昭麾下一场大规模钳形攻势摧毁,蜀汉随即覆亡。这近四十年的战略史昭示,确定目标要衡量能力,评判得益要考虑付出的代价,这是战略的根本原理。
线上谈国际经济法
2020年6月21日,武汉大学国际法研究所张辉教授从“法学方法论与国际经济法学体系反思”、“国家及其财产豁免的理论和实践发展”和“中国对外经济制裁法律制度的构建问题”三个方面在线上给同学们带来了极具启发性与实践性的国际经济法的第四讲。
张辉老师首先从法学方法论的概念、逻辑起点上的方法论分野、哲学上的一般方法论和方法论的结构导回顾了方法论对法学研究的作用、意义和重要性。张老师指出方法是实现目的的工具,而方法论是指导如何使用工具、使用什么样的工具、使用工具的先后顺序的体系。方法论存在着个体主义和整体主义、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多元主义和一元主义等层面上的分流,从国际经济法的规范特性与方法论问题、国际经济法学体系的自足和自恰、国际经济法规范体系的划分和国际经济法的两条研究路径等方面对法学方法论在国际经济法研究中的运用进行了深入的分析。
在国家及其财产豁免的理论和实践发展专题中,张老师从国家及其财产豁免理论、国家及其财产豁免的司法和立法实践发展、《联合国国家及其财产豁免公约》、美国国家豁免的实践和中国的实践这五方面通过实际案例分别进行了详细阐述。张老师从国家豁免制度的历史发展展开,探讨了豁免制度的发展现状和趋势,并结合当前美国的新冠疫情诉讼讨论了其国家豁免制度,最后提出我国应考虑适时推进国家豁免立法,以更好的维护国家和本国公民、法人利益。。
在对外经济制裁专题中,张老师侧重说明了中国对外经济制裁法律制度的构建问题。对外经济制裁由来已久,在当今时代是一种代价较小而政治收益较大的重要国家政策工具。张老师认为,就多边制裁来看,中国《宪法》和法律并未规定是否以及如何执行联合国制裁决议,缺乏对采取制裁执行措施的授权性规范;就中国实施的单边制裁而言,虽然不乏可援引的法律依据,但规范零散且指向不清。此前我国准备推出的不可靠实体清单制度,我国《对外贸易法》、《反垄断法》、《国家安全法》等有关法律法规作为制裁依据都存在模糊之处。根据以上问题,张教授重点论述了构建中国对外经济制裁法律制度的必要性、中国对外经济制裁法律制度需要考虑的政策目标和考量因素以及构建对外经济制裁法律制度的潜在问题,不仅激发了同学们深层次的思考,也使大家对于研究问题和分析问题的方法论实践有了更加具体深入的认识,取得了极大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