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月24日,由中国人权研究会指导,中南大学人权研究中心、中南大学法学院主办的“民主多样性:各国制度与实践”国际研讨会在长沙以线上线下结合的形式召开。武汉大学国际法治研究院副研究员彭芩萱应邀参会并演讲英文论文《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如何促进国际人权体系的真正民主化》。
来自中国、德国、土耳其、阿根廷、意大利、南非等国家的20余名专家学者共同参加了本次会议。会议围绕“各国民主制度与实践比较研究”“多元民主和谐共存之道”两个分议题展开,旨在探讨不同国家民主制度与实践经验,为世界范围内民主多样性提供更丰富的内涵和参考经验。会议受到人民日报和新华社等主流媒体报道。
彭芩萱副研究员的文章对现有国际人权体系的理论、价值、话语、规则形成、监督机制等全面缺乏民主性提出批判,深入分析当前这一“疏漏体系”中人权理论垄断化、人权价值观单一化、人权话语政治化、人权义务片面化、人权利益离散化等方面的问题,进一步论述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如何从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方面促进人权体系的真正民主化,指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可以丰富人权价值、革新人权理论、协调人权利益、丰富人权话语、落实人权义务,以促进形成具有真正民主和公正的国际人权体系。
天津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院长佟德志认为,民主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统一模式,每个国家都应该按照本国的国情构建适合的民主制度。将某个国家的民主模式强加给其他国家不仅没有合理性,还会造成灾难。民主作为全人类共同价值,应该随着人类文明互鉴的不断深入而更加多姿多彩。意大利国家研究委员会国际法律研究所主任法比奥·马尔切利说,世界上没有哪个国家或地区的民主可以垄断别的地方的民主,民主与人权是开放、可辩论的共同建设领域。中南大学人权研究中心执行主任毛俊响认为,不应让本国国情去适应外来民主模式,而应将民主基本原理与本国国情相结合,创造性地发展出本国特色的民主制度。评判一国民主制度好坏的标准,应该是它在国内是否促进了人民民主、促进了良好治理。
阿根廷拉普拉塔大学国际关系学院中国研究中心主任玛丽亚·弗朗西斯卡·斯塔亚诺解读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创新之处,认为它倡导共同行动和国际合作,抛弃国家之间的“敌对”思维,有助于人类克服自我精神走向共同精神,是国际关系“民主化”的重要基础。
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教授陈尧说,民主制度多样性是人类政治文明的基本特征。20世纪后期以来,国际社会进入了一个民主发展多样化的时代,不同国家的民主实践呈现出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特点。南非约翰内斯堡大学法学院研究人员西奥菲卢斯·埃德温·科尔曼指出,在许多非洲国家,西方民主观念正受到挑战。人们行动的目标必须有利于社会利益,这一点在非洲形成了普遍共识。
中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罗会钧指出,西方的民主制度有其鲜明的阶级性,其实质是资本精英的金钱民主,这种民主很难充分保障广大人民的人权。南开大学人权研究中心研究员刘明说,西方国家程序中心主义的竞争性民主制度,存在过程碎片化、权利空虚化、治理效能低、对抗性竞争等弊端。全过程人民民主则统合了民主制度中重要的程序要素和实质要素,有效避免了西式民主的主要弊端,凸显了社会主义民主制度的优越性。中南大学人权研究中心研究员陈文曲认为全过程人民民主是中国协商民主实践经验的最新总结,是中国人民真正当家做主的体现。
西北政法大学人权研究中心研究员张师伟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包含了共同性内容创新,在全人类范围内具有普遍意义。中国给人类民主的发展提供了中国智慧,也极大地鼓舞了广大第三世界国家探索各自独特的民主道路。
来源 :新华社 2021年11月24日电
编辑:魏飞
审核:邓朝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