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1月7日,由中国法学会WTO法研究会主办、武汉大学国际法研究所承办的纪念中国加入WTO二十周年系列活动之“师生共话:WTO法教与学的革命”研讨会以视频方式顺利举行。研讨会由中国法学会WTO法研究会常务副会长、清华大学法学院杨国华教授主持,武汉大学国际法研究所李雪平教授致开场白。会议邀请了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南开大学、对外经贸大学、华东政法大学、西南政法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湖南师范大学、武汉大学以及哥伦比亚大学、杜克大学等高校师生30人,围绕对WTO法的基本认识、WTO法与其他课程的异同、WTO法教与学的内容、WTO法教与学的方式等议题展开研讨。研讨会在线人数有90余人,持续时长3小时45分钟。
对外经贸大学陈卫东教授首先从国家对加入WTO二十周年纪念活动的重视程度及对多边贸易体制改革发展的信心入手,分享了学习和研究WTO法的四个维度,建议重新思考法的方法、法的逻辑等内核问题。西南政法大学陈咏梅教授将WTO的构架清晰地总结为“两个车轮推动实体规则运行”,并表达了对讨论式教学法的认同,分享了她的教学实践成果。中国政法大学丁如副教授认为WTO规则的影响不仅辐射至抽象的国家利益,也波及参与国际贸易或国际商事实践的个人。复旦大学龚柏华教授认为,今天研讨“WTO法教与学的革命”是“冬天里的一把火”,并从处理教与学的关系开始,为大家深刻解读了WTO法教学方法如何将WTO法从一门课、一门学问变成一种技能和职业的过程。南开大学胡建国副教授认为,“教学相长”在WTO法教学中尤为明显。华东政法大学贺小勇教授表达了他对WTO法的感激之情,称WTO法坚定了对开放促进中国改革和法治建设的全面认识,坚定了研究的信心和学以致用的决心,并倡议学生成为WTO法教与学中的主角。
接下来的学生发言环节中,北京大学法学院博士生马铭骏分享了自己在讨论式教学中的收获,并分享了如何破局WTO法学习与研究的难题的经验。武汉大学国际法研究所博士生万晓格认为,研究WTO法应树立更宏观、更全面的意识。武汉大学国际法研究所硕士生方镇邦从规则应用学习和规则建设两方面比较了WTO法课程与国内法课程的异同。清华大学法学院硕士生刘明新认为,相对于国际法院裁决,WTO裁决的解释与论理更为详实。华东政法大学国际法学院硕士生魏家民认为,在WTO法教学中,老师可以扮演“点燃一团火”的角色,由学生自己去“拾柴”。
研讨会下半场分别有6位老师和9位同学发言。
中国人民大学韩立余教授建议大家围绕“具有很强逻辑性的WTO规则为何面临危机”这一问题展开讨论,并从中感悟WTO法教与学的革命。中国政法大学李居迁教授认为,WTO法是自由生长的秩序,是典型的国际公法内容,并从WTO法教与学两个方面六个层次分享了认识和经验。武汉大学国际法研究所廖丽副教授结合自己的学习研究经历,分享了先解决WTO上诉机构的问题然后才能推动WTO重焕生机的观点。西南政法大学全小莲副教授从WTO法的学习者、实践者和教育者三个维度分享了对WTO教与学的感悟和热爱。中国政法大学史晓丽教授认为,WTO法发展的拐点对学者和实务部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各领域专家共同努力。对外经贸大学左海聪教授指出,WTO法律制度需不断改进、更新,对中国而言,如何提供可适配的理念来改造WTO法的教与学将大有作为。
清华大学法学院硕士生周士尊认为,WTO价值性危机是目前学界需要着力解决的问题。哥伦比亚大学法学院硕士生徐铎烨提出,WTO法是人造的而非自然形成的法律。杜克大学法学院硕士生汤文菡认为,WTO法复杂的材料阅读锻炼了学生摸索学习方法的能力。中国政法大学国际法学院硕士生李婉祺建议老师在保证效率的基础上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多补充历史背景知识。武汉大学国际法研究所硕士生迟一诺建议在案例教学之外,为同学提供自主学习的评价与反馈体系。哈尔滨工业大学人文社科与法学院硕士生张凤翚希望老师们授课时打破学生与WTO法之间的隔阂。清华大学法学院本科生陈子晗认为,WTO法学习的过程可以形成示范性的思维路径;王雨宁希望安排同学们搭档主持讨论课,扩大主持环节的参与度;魏海跃认为,不限话题的课堂讨论更有利于活跃课堂思维。
受到杨国华教授启发式主持风格感染,与会师生畅所欲言,讨论热烈,可谓 “一场盛宴”。最后,李雪平教授总结认为,大家已深切感受到WTO法的“有情”和“无情”、“高大上”和“接地气”,而WTO法的强大包容性和强劲发展势头值得老师和同学持续投入热情和热爱。大家纷纷表示意犹未尽,期待再聚研讨。
供稿:赵硕 万晓格
审核:杨国华 李雪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