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5日晚,“2021武大国际法讲坛”系列讲座第五讲(总第77讲)邀请重庆大学法学院曾文革教授在法学院317主讲“巴黎协定的实施与中国应对”。讲座由武汉大学边海院院长、国际法研究所余敏友教授主持,武汉大学环境法研究所所长秦天宝教授作为与谈人,来自国际法研究所、环境法研究所和边海院的20多位硕博士研究生参加了此次讲座。
讲座中,曾文革教授首先从《联合国气候变化公约》开始介绍了全球气候治理法制化谈判进程,梳理了《联合国气候变化公约》历次缔约方大会的主要内容,并重点讲解了《巴黎协定》的长远目标、减排目标、评估目标、透明度和资金等条款。然后着重归纳了《巴黎协定》的主要特点,指出确立了国家自主贡献为核心的“自下而上”的创新减排模式,创设了包括可持续发展机制在内的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新机制。同时曾文革教授也分析了巴黎协定的局限性,提出《巴黎协定》在内容上过于原则化,存在创立的应对气候变化的新机制存在不确定性的弊端。之后,他从《巴黎协定》的法律约束力、共同但有区别责任原则在逐渐弱化、减排长效机制和执行机制等方面探讨了《巴黎协定》面临的挑战,并从治理结构、治理模式和治理方向等方面对后巴黎时代全球气候治理形势进行了展望。最后,他就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总体目标、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总体建树及不足、中国参与全球气候治理的国际合作、中国应对气候治理国际法治发展的国内行动作出了探讨,并指出若要实现2060年的“碳中和”目标,相应的政策和法律法律的出台和执行是保障“碳中和”目标达成的必要条件。
在现场提问环节,曾文革教授耐心回答了现场多位研究生提出来的关于《巴黎协定》与气候治理方面的问题。最后,秦天宝教授评价本次讲座是一场非常有收获的学术分享会,鼓励同学们从理念走向制度,学会运用国际法的基本原理,对法律的具体条款进行细致研究。余敏友教授对本次讲座进行精彩点评和总结,对曾文革教授做客“武大国际法讲坛”表示感谢,鼓励同学们不断学习,要多听多看多交流,夯实法律基础。讲座在愉快而热烈的氛围中落下帷幕。
供稿:徐文韬
摄影:徐文韬
审核:邓朝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