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19日至20日,第17届CASC杯国际空间法模拟法庭竞赛在北京理工大学举行,来自武汉大学、北京大学、中国政法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华东政法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湘潭大学、中国民航大学等全国13所高校的20支队伍参加了比赛。
武汉大学代表队由武大国际法研究所苏金远教授担任教练,2019级硕士研究生李青担任助理教练和领队,正式队员包括2020级硕士研究生查汉辉、姜希驹和2018级本科生袁柳雅,2020级研究生易涵杨担任研究员。经过两天的激烈角逐,武大代表队荣获答辩方“最佳书状奖”和综合二等奖,查汉辉获“优秀辩手奖”,李青获“优秀领队奖”,苏金远教授获“最佳书状指导奖”。

曼弗雷德·拉克斯(Manfred Lachs)国际空间法模拟法庭竞赛是由国际空间法学会(IISL)于1992年创办的全球性模拟法庭竞赛。该赛事的全球总决赛由三位联合国国际法院的现任大法官亲自出庭审理,因此被公认为当今国际上专业水平最高、影响力最大的模拟法庭竞赛赛事之一。中国空间法学会自2003年起开始举办该赛事的国内赛。在外交部条法司的有力指导下,中国空间法学会的精心组织下,以及各有关高校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和共同参与下,中国空间法模拟法庭竞赛已经发展成为全国范围内的一项重大外语类模拟法庭竞赛。
本次竞赛的赛题是“关于巨型星座、自主空间操作和科学研究自由案”,不仅涉及外层空间法,而且涉及南极污染、专属经济区等国际公法其他领域的知识。武大代表队队员们秉承着“自强弘毅,求实拓新”的武大精神,在苏金远教授的指导和李青同学的协助下艰苦备赛,攻克难关,对相关事实和法条进行了专业分析,在竞赛中展现了珞珈学子的风采和强大的团队精神。在竞赛过程中,队员们极大提高了自己的法律检索和英文辩论能力。

随着嫦娥五号“揽月归来”,北斗导航系统全面组网,天问一号探测器即将抵达火星,我国航天“硬”实力迅速发展。同时,航天“软”实力也稳步提升,一批批学子投入空间法的研究中,为中国参与国际空间法治建设贡献力量。武汉大学代表队将继续关注和参与亚太赛,团结奋进,努力书写武大国际模拟法庭竞赛的新篇章!
供稿:查汉辉
审核:苏金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