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正文
新闻动态
学术交流
美国2020大选后的中美关系展望 --在第五届东湖国际法律论坛上的主旨发言
发布者:发布时间:2020-11-30 13:49阅读:

 

        各位来宾、学界同仁:

        首先,祝贺第五届东湖国际法律论坛在美丽的东湖之滨顺利召开,感谢论坛主办方的盛情邀请。借此机会,我想就论坛主题中美经贸争端中的国际法律与国际秩序,特别是美国大选后中美关系的走向,谈点初浅看法,不当之处,请批评指正。

        2020年注定将是人类历史上极不平凡的一年。国际形势波谲云诡,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大背景下,全球公共卫生危机、美国四年一度总统大选、中美世纪国运博弈,三期叠加,相互激荡。这是把握当前国际形势和中美关系未来走向的三个切入点。

 

        一

 

        新冠肺炎疫情是百年来全球发生的最严重的传染病大流行。疫情的突然爆发并在全球持续蔓延,导致全球公共卫生危机。根据世卫组织最新实时统计数据,截至北京时间11月21日晚9点,全球新冠肺炎确诊5795.2908万例,单日新增70.2438万例,累计死亡137.5551万例,比前日新增11131例。其中,美国疫情几近失控,美媒称已达“巨大灾难”级别。单日新增确诊病例屡创新高,累计确诊高达1227.7024例,累计死亡26.0312万例,11月20日单日新增确诊18.5751例,新增死亡1973例。也就是说,平均每分钟至少有一个美国人死于新冠肺炎。

        疫情如同一面镜子,折射复杂多变的世界图景,也考验各国应对危机的社会治理能力。

        当前,新冠病毒仍在全球肆虐,疫情拐点尚未到来。在当下及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新冠疫情仍将是国际社会面临的最严峻的挑战,其严峻程度甚至超越了战争等传统安全挑战。疫情可能进一步引发一系列严重灾难。对此,我们必须具有强烈的忧患意识,坚持底线思维。

        新冠疫情将令世界陷入一场旷日持久的经济衰退。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预测,今年世界经济将萎缩4.4%,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将经历60年来首次负增长。这将是自二次大战结束以来最严重的经济衰退,并导致全球贫困人口的急剧增加和贫困率的显著上升。世界银行(WB)预测,2020年全球人均收入将下降3.6%,8800万至1.15亿人将因疫情陷入极端贫困。另据比尔·盖茨基金会预测,2020年的全球贫困率将从2019年的下降1.5%反弹为上升7.1%,而经济复苏过程将呈“L”型而不是“V”型。经济长期疲软,可能引发严重的社会动荡。

        新冠疫情或“引爆”粮食危机。CNN著名经济分析师拉纳·富鲁哈尔(Rana Furuhal)预言,下一场次贷危机可能发生在粮食领域。他认为,在新冠疫情造成的所有问题中,最引人注目的三个问题是,粮食不安全、小企业消亡和资产市场动荡。11月14日,联合国粮食计划署(WFP)执行总干事大卫·比斯利(David Beasley)疾呼,比今年新冠病毒更严重的粮食危机即将于2021年到来。如果疫情得不到有效控制,遭受严重饥饿的人数将增至2.65亿,《圣经》中描写的饥荒状况有可能再现。

        新冠疫情或“引爆”能源危机。新冠肺炎疫情的大规模暴发及全球蔓延,导致全球石油需求大幅萎缩,原油油价暴跌,对国际石油市场造成剧烈冲击,石油输出国间的恶行竞争,诱发市场频繁“暂停”和“重启”。后疫情时代的全球能源格局将充满不确定性,国际油价将进入一个较长的大幅波动周期,能源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性和安全性面临严峻挑战,世界能源地缘政治博弈将进一步加剧,并对正在进行中的“脱碳化”能源转型产生重要影响。

        新冠疫情还可能触发国际金融危机。新冠疫情席卷全球,对全球经济造成了巨大的打击,美国及各大主要经济体中央银行纷纷走上了“量化宽松”和大量超发货币的应急财政政策,财政收支失衡的问题更趋严重。美国国债已逼近27万亿美元,美联储却坚持每月“放水”。2020财年美国预算赤字达3.1万亿美元,创下历史最高记录,是2009年创下的1.4万亿美元记录的两倍多。“借债度日”“疯狂放水”或将触发新一轮全球性金融危机。

        经济衰退、粮食危机、能源危机、金融危机,势必在一些国家进一步引发政治危机和社会危机。

        新冠疫情及其所涉经济安全、粮食安全、能源安全、金融安全,关涉国家安全和百姓福祉。世界在未来几个月的选择,将至关重要。在展望明年的国际形势和中美关系的走向时,新冠疫情本身的发展、各国合作应对疫情的努力以及全球公共卫生治理体系变革问题,应给予足够的重视。

 

        二

 

        美国进入四年一度的大选季,世界各国高度关注。执政理念截然不同的共和民主两党的总统候选人究竟谁能胜出,不仅关涉美国的内政和民生,对当下正处于十字路口的国际关系和全球治理体系变革也将产生深远的影响。如目前推定胜选的民主党总统候选人前副总统拜登最终入主白宫,未来四年美国外交政策或出现向奥巴马主义回摆的现实可能。

        特朗普政府执政四年来,推行逆全球化“美国优先”的单边主义和“极限施压”的霸凌主义,对联合国乃至整个多边主义全球治理体系造成了前所未有的严重冲击。

         一是,冷战后形成的以相对稳定的美俄、美中和美欧双边关系和美中俄、美俄欧三边关系为机轴的大国协作关系陷入困局。美俄关系持续紧张,美中关系处于建交41年来的历史低点,美欧关系也摩擦不断。大国关系中的竞争面上升,合作面明显下降。

        二是,以世贸组织规则为核心的国际自由贸易体系受到严重冲击。国际贸易的自由化和便利化努力受挫,主要贸易大国间的关税战、贸易战频乃,产业链供应链被人为打乱,被誉为世贸组织“皇冠上的明珠”的争端解决机制陷入瘫痪,世贸组织本身也处于风雨飘摇之中。

        三是,以美俄核裁军条约为基础的国际军控体系遭受严重冲击,引发新一轮核军备竞赛的危险大大增加,世界将因此变得更加不安全和不稳定。

        四是,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及其《巴黎协定》为指引的全球气候治理机制遭受严重冲击。特朗普政府拒绝承担《京都议定书》下的条约义务,宣布退出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巴黎协定》,致使应对气候变化的全球努力遭受严重挫折,气变危机继续恶化。

        五是,以联合国安理会为核心的集体安全体制受到新的严重冲击。美国在安理会推进其地缘政治目标、打压不合意的对手,在诸多重大问题上,与中俄等常任理事国的立场相左,大国外交博弈加剧,严重影响安理会履行维持国际和平与安全的首要职责。 

        六是,以世卫组织为中心的国际公共卫生危机应对机制面临严峻挑战,严重影响全球应对新冠疫情的努力,美国人民也深受其害。

        严峻挑战当前,国际社会再次面临何去何从的重大战略选择。这是各国在进入21世纪第三个十年时的一道必答题,也是美国选民在总统大选时的一道必答题。

        近期在世界范围内密集登场的首脑峰会和多边议程,释放的一个强烈信号是,虽然人类社会正在经历百年来最严重的传染病大流行,世界经济正在经历上世纪30年代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衰退,多边主义正遭受逆全球化逆流,但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没有改变,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时代潮流不可逆转。无视规则和法治,继续大搞单边霸凌、“退群毁约”,违背时代潮流,不得人心。

        在美国,目前看,主张摒弃单边主义,重回多边主义的选民略占多数。美国新一届政府的内政和外交政策大概率将进入一个“去特朗普”的拨乱反正回调期。按照拜登的说法,就是要立即结束“让美国被妖魔化的残酷时代”。但美国大选中反映出来的社会撕裂和民粹主义思潮等深层次社会问题在短时间难以根本解决。

        关于美国新政府内外政策可能的调整,在拜登11月6日以“当选总统”身份发表的全国讲话可见端倪。拜登宣称的执政愿景是:重拾明天会更好的信心;重塑美国的灵魂;重建国家的脊梁——中产阶级;让美国再次受到世界的尊重;让人民在国内团结一致。为此,拜登新政府的优先议程将是:控制疫情,繁荣经济,家庭健康保险,根除系统性种族主义,应对气候变化。拜登宣称,美国仍将是全球的灯塔,但美国领导全球,不是靠展现力量,而是让全球看到美国的努力。

        从拜登40年从政经历看,其外交新政可能回归传统的民主党外交理念和政策,依靠精英外交团队决策,致力于多边接触,恢复美欧联盟活力,重视环境和气候变化问题,倡导自由与公平的贸易,并推行美式价值观外交。相当一部分特朗普政府宣布退出的国际条约和国际组织,可能在拜登政府下回归。但他的外交新政将不时受到共和党和民主党内左翼势力的牵制和制约。上任初期,他还需要应对国内急迫挑战,从遏制新冠疫情,缓和族群对立,到恢复经济增长,主要精力将不得不转向国内事务,在外交上恐难有大的建树。

        美欧关系。拜登政府将努力修复被特朗普损害了的联盟关系和伙伴关系。可能重申对北约的支持,并寻求建立更密切的跨大西洋关系。在欧洲关切的伊核问题上,拜登将率先采取行动,重新加入《伊核协议》,部分撤销对伊朗的单边制裁。同时,寻求加强与韩、日、澳等亚洲盟国的接触,并希望与印度、埃及、印度尼西亚等地区大国建立更紧密的关系。

        美俄关系。民主党向来视俄罗斯为美国的最大安全威胁和地缘政治竞争对手。美国新政府的对俄政策恐难有大的改变,极有可能延续对俄强硬路线,维持甚至加强对俄制裁。但拜登政府似不会进一步激化美俄矛盾,升级对抗。同时,拜登政府最紧迫的优先事项是与俄罗斯达成延长《新削减战略武器条约》的协议。

        贸易政策。拜登一直是自由贸易的拥护者,入主白宫后,将毫不迟疑地推翻特朗普政府激进的单边贸易保护主义政策,终止在他看来得不偿失的关税战和贸易战,并致力于加入《全面进步的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CPTPP),抢抓贸易规制主导权。贸易问题将更多地从双边回归多边,国际贸易体制改革将受到重视和推动。

        国防政策。拜登政府将步历届美国政府的后尘,支持强大的美国国防,同时会更多地尝试运用美国的软实力,审慎利用军事力量来塑造国际事务。在巨大的经济和财政压力下,拜登政府可能不得不考虑较大幅度削减国防预算,特别是在两党有争议的核武器和战略导弹防御领域。这将迫使拜登政府在国防优先事项上做出艰难抉择,并降低对外使用武力的冲动。

        气变政策。拜登将彻底扭转特朗普政府消极的单边主义气变政策,大体上回到民主党政府重视环境和气候变化问题的轨道上来,重新加入《巴黎气候协定》和加大新能源开发使用力度将是其气变新政的两大重点。拜登新政府计划对气候和环境投资1.7万亿美元,以确保美国2050年之前达到“碳中和”,实现100%清洁能源经济。在气变问题上,美国与欧洲和中国将形成新的合作与竞争关系。

        拜登新政府的外交政策就可预见性、稳定性和合作意愿而言,将与特朗普政府有较明显的区别,这将有助于缓和大国间的紧张关系,促进国际合作,但美国继续图谋称霸世界的战略目标和强权主义的思维逻辑恐不会改变。

 

        三

 

        当下中美关系面临建交以来最严重的挑战,是在“东升西降”世界大变局背景下,守成大国与新兴大国间的国运博弈,也是美国特朗普政府坚持“冷战”思维,制造并强化意识形态对抗,全方位妖魔化和遏制打压中国的结果。中美世纪国运博弈,美方站在了历史的错误一边,但中国的崛起势不可挡。

        去年以来,面对美国特朗普政府全方位的遏制、围堵和打压,中国外交保持战略定力,冷静观察,沉着应对,见招拆招,谋定而后动,牢牢把握住了巩固和延长和平发展机遇期这一核心利益,对美外交斗争取得了重大阶段性胜利,其中包括但不限于:

        有力回击、挫败了特朗普政府和部分美国政客借新冠疫情污名化中国的图谋。

        有力回击、挫败了借疫情在美国法院向中国“追责”“索赔”的诬告滥诉图谋。

        有力回击、挫败了美国和一些西方国家在世界卫生大会和其他多边舞台污名化中国的图谋。中国的抗疫努力得到了国际社会的高度评价。

        有力回击、挫败了蓬佩奥之流搅乱南海、从中渔利的图谋。中国与东盟合作打造周边命运共同体的努力扎实推进。

        有力回击了美国的单边霸凌主义行径,坚定维护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维护多边主义方向,促进国际合作和国际法治。

        在经济领域,中美两国经济总量的差距进一步缩小。在美国对华挑起贸易战之前的2018年,中国的GDP为13.6万亿美元,美国是20.5万亿美元,中国是美国的约66%;2019年,中国GDP为14.36万亿美元,美国是21.4万亿美元,中国是美国的约67%;2020年,在全球因新冠疫情陷入严重衰退之时,中国将是主要经济体中唯一保持增长的国家,GDP预计可突破15万亿美元,而美国将下降4%左右。今年中国经济总量不但有可能首次超过欧盟28国,而且有可能首次超过美国的70%。

        在贸易方面,中国进出口贸易稳步发展,多元化格局不断拓展。2019年进出口总额同比增加3.4%,达31.54万亿元人民币,贸易顺差为2.91万亿元,扩大25.4%。就中美双边贸易而言,虽然受贸易战的影响,降幅较大,总额为5414亿美元,下降了14.54%,但美国对华贸易赤字仅从2018年的3233亿美元微降到2960亿美元。与此同时,美国作为中国第二大贸易伙伴的地位被东盟所取代。美国发动对华贸易战最终是自食其果。

        在推进贸易自由化便利化方面,自贸区建设逆势而上。2020年11月15日,覆盖东盟10国和中、日、韩、澳、新15个国家、22.7亿人口的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正式签署,标志着全球最大的自由贸易区宣告成立。这是地区国家以实际行动维护多边贸易体系、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的重要一步,是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一个里程碑。

        总之,与美国防控疫情和总统大选的乱象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国形势的欣欣向荣。中国正前所未有地靠近世界舞台中心,前所未有地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前所未有地具有实现这个目标的能力和信心。在“东升西降”的大背景下,中国的持续稳定快速发展将深刻改变世界政治经济版图,引发国际格局大洗牌、国际秩序大调整。

        当下,中美关系正处于紧要的历史关头。何去何从考验美国新政府的智慧。特朗普政府鼓吹“新冷战”,搞所谓强行“脱钩”,已被证明是死路一条。希望美国新政府从美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改弦更张、改邪归正。11月16日,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博士呼吁即将上任的拜登政府迅速采取行动,恢复与中国的沟通渠道,否则危机可能升级为军事冲突。

        个人认为,推动中美关系重回正轨,出路在于构建新型大国关系。双方应认真落实两国元首达成的重要共识,在相互尊重基础上管控分歧,在互惠互利基础上拓展合作,共同推进以协调、合作、稳定为基调的中美关系。

        一是不冲突不对抗。历史上,世界和平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大国之间能否构建和维持和平,而大国之间尤其是守成大国与新兴大国之间由竞争走向对抗甚至冲突,似乎成为一种难以摆脱的历史宿命。中美应共同努力打破这一所谓“定律”。当务之急是要避免冲突对抗升级,避免掉入“修昔底德陷阱”。双方应客观理性看待彼此的战略意图,坚持做伙伴、不做对手;通过对话合作、而非对抗冲突的方式,妥善处理矛盾和分歧。为此,应尽快重启双边战略磋商和各层级对话渠道,避免对形势的重大战略误判。

        二是相互尊重。中美基本国情不同,因此需要相互尊重。这是上世纪70年代中美相互承认、重启交往大门的政治基础。时至今日,相互尊重仍是中美双边关系的政治基础。美国特朗普政府偏离了这一基础,必须尽快重回正轨。相互尊重,关键是尊重各自选择的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尊重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求同存异,包容互鉴,共同进步。

        三是合作共赢。对中美两国来说,合作是唯一的正确选择,共赢才能通向更好的未来。美方应尽快改弦更张,避免中美关系受到进一步的损害。要摒弃零和思维,坚持从战略高度和长远角度出发,在追求自身利益时兼顾对方利益,在寻求自身发展时促进共同发展,不断深化利益交融格局,共同应对一系列全球性挑战。当前新冠肺炎疫情仍在全球肆虐,这是中美开展互利合作的一个优先领域。

        在倡导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同时,对于美国践踏国际法治的霸凌行为,也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有理、有利、有节、有效,坚定维护中国的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在斗争中求和平,在斗争中求合作。

        对拜登新政府可能的对华外交政策和中美关系的走向,既应有所期待,也应保持高度警惕。

        期待的是,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最大的发达国家以及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美关系的未来事关两国人民的福祉,也关乎世界的和平、稳定、繁荣。回望历史,中美和则两利,斗则俱伤。保持中美关系持续健康稳定发展,不仅符合两国人民根本利益,也是国际社会的普遍期待。对中国来说,中美之间虽然存在一些分歧,但是拥有广泛的共同利益和合作空间。中美对话与合作的大门始终是敞开的,中方随时愿意就共同关心的问题同美方坦诚深入交换意见。希望美国新任总统与中方相向而行,推动两国关系沿着正确的轨道向前发展。

        警惕的是,民主党纲领仍充满不合时宜的冷战思维,强调 “民主党将会对中国以及任何试图削弱美国制造业的国家采取积极行动。”“民主党将与盟国一道,发动世界上超过一半的经济体制衡中国,并尽可能从最强有力的位置进行谈判。”“民主党人对中国的态度将以美国的国家利益和盟国的利益为指导,并利用美国社会开放、经济活力以及同盟力量来塑造反映我们价值观的国际准则。”据此,拜登新政府对华遏制的外交战略恐难以根本改变。

        中方需警惕民主党执政下美式人权外交的反弹,变本加厉地在涉疆、涉藏、涉港、民族、宗教问题以及在新冠疫情中凸显的数据保护和隐私权保护等问题上,搞“双重标准”,对中方进行无理指责,干涉中国的内政。

        中方还需警惕美方与中国和欧盟争夺气候变化议题的主导权,违反“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强迫中国承担超出其发展阶段和能力的减排义务。中国已宣布,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该任务相当艰巨,但美欧可能仍嫌不够,将进一步施压中国,要求中国更快、更早地完成承诺。围绕气候变化议题的主导权争夺和外交斗争将非常激烈。

        在贸易领域,如果拜登胜选,中美贸易大战可能偃旗息鼓,但围绕双边贸易摩擦、经贸争端的斗争将不会因此终止,围绕WTO多边贸易体制改革的斗争也将深度展开。

        可以预见,未来的中美关系并非坦途一片。“斗争与合作”“遏制与接触”“对手与伙伴”并存,“斗而不破,合而不同”,将是中美关系的新常态。中美未来关系将在曲折中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