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正文
新闻动态
学术交流
我所肖永平教授应邀出席全国副省级城市法治论坛并做主旨发言
发布者:发布时间:2020-10-01 16:32阅读:

        9月28日,第32届全国副省级城市法治论坛在武汉开幕,论坛以“全民抗疫的法治理论与实践——大城市市域治理现代化的法治理论与实践”为主题,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的200余名法学法律专家学者参加会议。全国副省级城市法治论坛由中国法学会指导,本届会议由武汉市法学会承办。中国法学会党组成员、副会长张苏军出席并讲话,武汉市委常委、市委政法委书记曹裕江,湖北省委政法委副书记、湖北省法学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会长刘太平致辞、常务副会长刘太平致辞。肖永平所长应邀出席会议,并做题为《大城市战疫的国际法律风险及其对策》的主旨发言。

 

        肖永平教授在发言中指出,我国大城市在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过程中存在四个方面的主要问题,表现在国际风险意识不强、专门应对国际风险的工作机制不畅通、专门机构缺失、国际风险应对能力不足。这些薄弱环节的存在,导致我国抗击疫情国际合作受阻、国际维权不力、国际公共信任资本流失、国际舆论污名化升级,整体上不利于我国的对外开放事业。

        肖永平教授强调,防控全球性大流行病离不开国际合作。随着疫情防控常态化,大城市防疫必须统筹考虑经济发展与国际法律风险防范,两者缺一不可。在具体应对上,应综合运用国际法规则和国内法规则,增强国际法治思维,保证防疫措施的合法性;统筹国际国内资源,加强国际合作,吸收相关领域国内外专家成立国际联合小组;加大执法力度,确保出口医疗物资的质量;改进国际宣传,防止污名化中国不断升级;成立专门工作小组,提高依法维权的能力。

 

        肖永平教授认为后疫情时代的法学研究应关注两个议题。第一,新冠疫情防控彰显了我国的制度优势,随着生产生活逐步恢复正常、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状态,法学研究应该探讨和思考应急状态下疫情防控措施如何进行修正和调整以适应正常状态下的社会需求。第二,国家安全包括硬安全和软安全两个方面,与传统的军事领域的力量对抗和零和博弈不同,公共卫生安全、气候变化和环境污染等领域,各国利益密切相关正和博弈,对于这些软安全领域,国际法研究应该着力研究推动合作共赢的制度设计。(供稿人:朱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