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教育部社科司关于“十四五”期间加强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建设的通知》要求,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武汉大学国际法研究所“十四五”基地重大项目现面向校内外公开招标,有关事项说明如下:
一、招标工作总要求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的重要论述,贯彻落实《面向2035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更好发挥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在加快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中的重要作用,按照《教育部社科司关于“十四五”期间加强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建设的通知》要求,组织做好“十四五”科研项目总体规划。
二、招标数量和资助强度
项目总体规划以产出具有重大学术价值和社会影响的标志性成果为目标,确定1个主攻方向,并围绕此方向总体设计5项基地重大项目,资助强度为每项50万元。武汉大学国际法研究所“十四五”重大项目总体规划的主攻方向为“统筹发展与安全的重大国际法问题研究”。
三、投标资格要求
1.基地重大项目负责人须具有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十四五”期间,重大项目中由非本校人员担任负责人的至少应占项目总数的三分之一。每个重大项目课题组骨干力量中非本校人员至少应占三分之一)。
2.所有项目完成期限原则上不超过2025年。通过评审的项目正式立项时,项目负责人应无作为负责人承担的在研国家社科基金各类重大项目及其他国家级科研重大项目、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各类重大项目。
3.基地重大项目负责人只能投标一个项目,且不能作为子课题负责人或课题组成员参与本次投标的其他课题。子课题负责人须具有副高级(含)以上职称,在本批次招标中只能参与一个投标课题,课题组成员最多参与两个投标课题。在研国家社科基金各类重大项目及其他国家级科研重大项目、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各类重大项目的负责人,不得作为子课题负责人参与本次投标。
四、投标课题要求
1.投标人须围绕主攻方向确定选题,并按照附件《投标书》规定的内容和要求填写材料。《投标书》要突出选题与主攻方向的逻辑关系、课题论证,重点介绍总体研究框架和主要内容、课题研究思路、研究重点和创新之处。
2.投标课题要突出研究重点,体现有限目标,课题设计不宜过于宽泛,避免大而全,子课题数量一般不超过5个。每个子课题只能确定一名负责人。
3.投标人要熟知国内外相关领域研究前沿动态,具备扎实的研究基础和丰富的相关前期研究成果。除必要的学术史梳理或综述外,应着重阐明本课题设计相对于已有研究的独到学术价值、应用价值和社会意义。
4.投标人要树立鲜明的问题意识和创新意识,在框架设计、研究思路、主要内容、基本观点、研究方法等方面,体现创新的学术思想、独到的学术见解和可能取得的突破。投标跨学科研究选题要侧重文理交叉和协同创新,注重采取多学科研究方法和组建跨学科研究团队。
5.预期研究成果的规模和数量应科学合理,确保质量和学术水准,多出精品力作。
五、投标纪律要求
1.子课题负责人和课题组成员须为课题研究的实际参与者,且须征得本人同意。子课题负责人须在《投标书》上签字,否则视为违规申报。如获中标,基地重大项目负责人要兑现投标时承诺,确保子课题负责人有充足的时间精力投入研究,原则上子课题负责人不得变更。
2.投标人可提出2名以内建议回避评审专家,我所将根据评审工作实际情况予以考虑。
六、时间安排
1.9月15日(周四)前:提交《投标书》至邮箱anying@whu.edu.cn。
2.9月16日(周五):国际法研究所论证会。
3.9月18日(周日):国际法研究所基地学术委员会论证会。
4.9月19日(周一):公示中标项目名单,公示期7天。
5.9月26日(周一)~暂定10月9日(周日):撰写并提交《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评审书》至邮箱anying@whu.edu.cn。
注:1.《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评审书》待中标项目公示期满后另行联络、提交。
2.《申请评审书》等材料以基地所在学校为单位,集中在基地管理系统(http://www.cmips.cn)填报和提交。网上填报截止日期为2022年10月14日,逾期系统自动关闭。
武汉大学国际法研究所
2022年9月6日
附件: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武汉大学国际法研究所“十四五”基地重大项目投标书